制藥廢水的穩定性較差,所以必須采用合理可行的處理工藝,才能達到規范要求的排放標準。對于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學需氧量(COD)比值較高,且可生化性相對較好的制藥廢水,可以采用ABR+A/O+MBR的工藝技術進行處理。為確保制藥廢水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國家現行規范標準的規定要求,應當在正式處理前,先對其進行預處理。通過預處理能夠去除掉制藥廢水中較為容易除去以及對后續處理效果影響大的污染物。制藥廢水預處理單元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格柵、調節池等。
1、制藥廢水處理工藝過程。
制藥廢水經由預處理單元中的格柵后,直接進入到調節池當中,通過格柵能夠將制藥廢水中體積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攔截下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管道、泵體堵塞的情況發生;當制藥廢水進入調節池后,會進行一段時間的pH調節,然后由提升泵將調節完畢的制藥廢水轉送至厭氧池內。
2、制藥廢水處理調節池的效用。
之所以在預處理單元設置調節池主要是因為制藥廢水的水質具有波動變化的特性,如果經格柵過濾后直接送入后續的處理單元,會產生一定的沖擊負荷,從而影響處理效果。而制藥廢水進入調節池中,滯留一段時間,能夠減小沖擊負荷,使后續的生物處理適應水質變化。
3、制藥廢水處理ABR處理工藝
ABR歸屬于厭氧處理工藝的范疇,該工藝的基本原理如下:借助微生物(厭氧性)本身所具備的代謝特性,將待還原的有機物作為受氫體,從而使其從原本的大分子物質,轉變為小分子物質,如H2O、CO2、CH4、H2S等。厭氧工藝是對有機物的一個降解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水解、發酵、產乙酸和產甲烷。ABR是厭氧處理中較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尤其適用于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如制藥廢水等。
4、制藥廢水處理MBR處理工藝
MBR是膜生物反應器的簡稱,經該工藝處理后的廢水,出水水質的透明度比較高,COD、BOD5、SS、細菌病毒等均能夠被有效隔除;工藝流程比較短,氮和磷的去除效率高,剩余的污泥量比較少;反應器的結構比較緊湊,占地面積小,前期投入的建設成本低,能夠實現自動化控制。為進一步提高制藥廢水的處理效果,可以選用進口的浸入式超濾膜。